为建立完善民用无人机的安全监控体系,我国将研究制定民用无人机数字身份识别规则、技术方案,推动国家级安全管控平台基本建立,企业级监管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实现“一机一码”。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快速发展。其中,消费类无人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引领全球发展水平的高科技产品之一,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用无人机行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安全监管手段滞后、行业应用类无人机部分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化,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未来,我国将围绕提升民用无人机安全性和技术水平,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推动民用无人机系统集成、自主飞行、智能避障、高精定位能力不断突破,续航能力、安全性能有效提升,培育一批行业应用类无人机国际知名企业,形成2-5家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领先企业,使民用无人机产业产值到2020年达600亿元,到2025年达1800亿元。
在管控体系建设方面,将引导企业通过加装通信模块、飞控软件升级、预留接口或采用国家制定的统一传输协议等技术手段,将产品纳入国家统一管控;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广播式自动监视系统或卫星通信等方式,实现民用无人机可识别、可监视、可管理。推动企业建设产品基础信息数据库及企业级产品监控服务平台,确保全部产品信息登记,实现民用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建设基于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和飞行状态的国家级管控平台,强化管控平台自身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民用无人机设备进网许可管理。加快民用无人机反制、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严格控制和规范反制设备使用。《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民用无人机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传感器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民用无人机系统、软硬件和通信协议等安全设计,提高民用无人机传输安全性和数据保护能力,提升产品在链路丢失、定位失效等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干扰的防护性能水平;研究制定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行业规范条件,推动民用无人机企业生产制造智能化转型,促进大中小企业集聚创新,推动发展具有特色的民用无人机产业集群;拓展服务应用领域,推进民用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物流快递、地理测绘、环境监测、应急救援及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民用无人机分级分类、产品安全性要求、身份编码规则、研制单位基本条件及评价方法、管控平台建设等急需标准制定,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
为推动行业发展,有关部门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支持民用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加大推广扶持力度,支持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全国性的无人机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无人机关键技术、安全管控等急需紧缺型专业人才。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珠城路28号国瑞会展中心1幢1605室
电话:(+86754)87223298
传真:(+86754)87223211 电子邮箱:stccie@126.com 粤ICP备19138642号
技术支持:Micronet微网 管理员入口
手机版
APP版
版权所有:汕头市进出口商会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62号